隆尧:千年泜河焕新颜

来源:邢台日报 时间:2023-04-20【字号:

  阳光明媚,春风和煦。隆尧县境内宽广的泜河流水潺潺、清澈见底。两侧河堤上绿树葱茏、花草丰茂,亭台景观错落有致。当地居民健身娱乐,好不惬意。

  4月17日一早,家住泜河旁边的隆尧县官庄村村民武凯就来到泜河岸边锻炼。

  “现在咱们泜河两岸的生态环境非常好。每天在河边走一走,呼吸呼吸新鲜空气,欣赏一下沿岸的美景,啥烦心事都没有了。”武凯高兴地说。泜河,又名泜水,是我市北部的一条季节性河流,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滏阳河支流。它发源于太行山脉,流经我市临城、内丘、隆尧、宁晋四县。泜河在隆尧县境内全长33公里,其流域内曾谱写过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,孕育出灿烂的尧山文化。黄帝躬耕干言冈,尧帝建都柏人城,舜纳大麓于尧台,大禹治水大陆泽,可以说,泜河是一条史诗级的河流。这里人文荟萃、名人辈出、人杰地灵。泜河千年,带给了隆尧厚重的人文底蕴。《山海经》里有一句叙述泜河的话:“泜水出敦舆山之阴,自中丘经尧山流入漳。”足见泜河的古老。

  过去,泜河曾断流,生态一度受到破坏。

  现状如何改变,人们翘首以待。

  民之所望,施政所向。

  2018年9月开始,隆尧县投资5.13亿元,谋划实施了泜河生态涵养工程,以“规划引领、生态支撑、文化铸魂、综合开发”为指导思想,以“防洪、生态、文化、宜居”为功能定位,力求打造具有水源涵养、生态休闲、高品质、高效益的特色滨水景观带,总体构成“一带、两园、三区、多节点”的格局,即构成泜河滨水景观带,泜河森林公园与象城湖水上公园两个主题公园,历史文化区、滨水休闲区、生态湿地三个特色景观区,泜河两岸分布多个景观节点的格局。

  上游段13公里,打造现代农业观光带;中游县城中心段,长12公里,打造泜河生态观光带;下游段8公里,打造生态林绿色长廊。

  通过泜河综合整治,全面提高城市防洪、蓄洪、除涝能力,涵养水源,打造城市海绵体。

  通过营造人工湿地促进水体净化再利用,打造泜河生态观光带,沿岸村庄打造“美丽乡村”体验区。

  提升滨水空间的活力与人气,打造集城市文化展示、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滨水区。

  ……

  经过几年打造,如今,泜河每年蓄水800万立方米,逐步形成了100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。

  一大批绿化滩地、滨水公园、文化广场等工程在泜河两岸建设,绿化223万平方米,修建园路广场15.5万平方米、木栈道3874平方米,初步形成了森林公园、象城湖水上公园、生态廊道、历史文化展示区、滨水休闲区五大功能分区,打造了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,从整体上提升了城市品位与人居环境。

  一带清波泛微澜,两岸草木铺绿茵。这里,春正盛,人正酣。

  4月16日下午,趁着阳光正好,家住隆尧县城的居民范伟峰拎着照相机来到泜河岸边,不时按动快门,拍下一张张美景。

  范伟峰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。

  “过去隆尧没水,泜河两岸都是干瘪的树木,杂草丛生,废纸塑料袋乱飞,我们只好到外地取景。现在好了,家门口就有如此好的景致。在去年的全县摄影展上,我拍的泜河照片还获奖了呢!”范伟峰骄傲地说。

 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,泜河吸引了大批鸟类来此栖息居住,多年未见的天鹅、丹顶鹤、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陆续来此繁衍生息。

  泜河正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新画卷。

  “泜水清且浅,沙砾明可数。漾漾浮轻波,悠悠汇远浦……”昔日郑板桥一首《泜水》所勾勒出的风光已然重现。